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:L-BJ-CJ00080
工作日:9:00 - 21:00周末:9:00 - 18:00
来源:中国旅行社发布时间:2012-04-03
大连除海鲜外的的特产贝雕(scrimshaw,shell work)。
贝壳的种类很多,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,色彩和纹理也很美丽,有的还是很妙的反光体。贝雕就是选用这些有色贝壳,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、形状,经剪取、车磨、抛光、堆砌、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、半浮雕、镶嵌、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。贝雕巧妙的将人与海结合起来,贝雕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,具有贝壳的自然美、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。自古而来记载着人与海的故事,传达着人们对美好明天向往和期待。
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,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。5000~6000年前,我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,生活着众多的原始人群,他们依靠海洋生活,他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都堆积有大量的贝丘,贝丘中有蛤蜊、鲍鱼、海螺、长蛎、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,还有许多贝壳上有钻孔,显然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。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,还发现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形象。
商代到秦代,贝类中的一种,被打磨穿孔后,长期当作货币使用,这就是贝币。春秋战国时期,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、臂饰、腰饰、服饰等,甚至还出现了马饰、车饰。春秋战国时期,鲁国的三成将士都用红线穿贝壳作坠饰,以壮军威。
秦汉时期,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贝壳的雕琢开辟了新途径。艺人们利用贝壳的色泽,将一种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,再雕出简单的鸟兽纹图样,镶嵌在铜器、镜子、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,俗称“螺甸”,这种工艺目前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。
宋、元前后,中国民间的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已经十分流行。品种有各种人物、动物、花卉、挂屏等陈设品;各种文具、烟具、台灯等生活用品。色彩绚丽,形状奇异,自然美观。
解放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,各地贝雕工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注意吸收牙雕、玉雕、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,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,研究成功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,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,产品大量出口创汇,畅销国内外市场。
而今天,由于贝雕制作十分工艺复杂,培养一名贝雕工人又需要很长时间,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手艺失去了兴趣。贝雕的手艺逐渐失传,致使人才青黄不接,许多贝雕厂纷纷破产,老艺人纷纷改行,贝雕这项工艺也陷入低迷。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拯救包括贝雕在内的一批传统手工艺品,改善贝雕技艺的传承延续状况。
贝壳品种多样,大的象簸箕,小的象米粒,形态繁多,色彩各异,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。所以制作的工艺品,品种多,题材广。主要以花鸟、人物、山水、静物等为题材,珠光晶莹,古朴典雅,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。品种有酒烟具,文具、台灯、发卡、瓶插、鱼缸、项链、首饰盒等实用工艺品,以及各种挂屏、座屏、屏风、圆雕等艺术欣赏品。把贝壳经过切割、拼接并粘贴,还可做成贝雕画。另外,贝雕可以开发为旅游纪念品,便于携带,深受游客钟爱。
贝雕的制作,关键在于因材施艺,所谓“材”,即天然提供的材料,依势取形,然后用堆、叠、联、粘等方法,制成成品。民间艺人对贝壳的运用,极其高妙:有斑痕的贝壳,锯成带疤痕的树木躯干;具有螺丝旋纹的贝壳,切成仕女的发髻;利用江瑶贝、银壳贝,制作树叶;利用海螺、鸡心螺的红色作枫叶。还有,葡萄是用贝内层的紫色制作的,衣裙是利用江贝的层层纹理表现的。实在不行,才染上透明色。国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与构图,就有多少种贝雕画。装框后,灿烂华美,天然贝的组画能永不褪色。
贝雕工艺品的制作较为复杂,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经过装裱,有的还配有底座,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。贝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一件只有几十斤重的贝雕画,有时需要消耗一两吨制作原料,经过两三个月的精雕细凿才能完成。贝雕的制作步骤如下:
1、设计图样。在图纸上设计好贝雕的图样。
2、切割雕刻。将贝壳原料进行雕刻和切割。这是贝雕工艺品的基本准备阶段。
3、粘和。根据设计和事先演示的效果,一次性粘好,通常使用万能胶。
4、钻孔。由于造型的需要,对于用料之间的连接仅仅靠粘和往往强度不够,需要连接件(一般用钢丝),选择口径适合的钻头钻孔。
5、打磨。粘和之前和粘和之后,都需要对作品进行打磨调整。
贝雕在许多沿海地区都有生产,主要产区有辽宁的大连、旅大、山东的青岛、广西的北海、广东的陆丰和江苏的连云港等地。
大连贝雕:
大连是我国贝雕的发源地,素有“贝雕工艺摇篮”之称,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大连的贝雕艺人用当地贝壳作为原料,根据每种贝壳的色泽和形状特点,运用传统雕刻手法和国画构图形式,制成浮雕花鸟、山水、人物等贝雕画,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。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